jsqking99

【缠论BTC】6月13日,市场还会再给一次趋势背驰的机会吗?

jsqking99 Atualizado   
HTX:BTCUSDT   Bitcoin / Tether USD
走势又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分水岭,当前面临的情况与6月5日的情况基本完全一样。

6月5日当时面临的走势是4H向下一笔中枢离开段的走势,在6月8日盘整背驰后走势向上反弹了一个1小时走势类型,而这个1小时向上走势类型直到现在都没有形成线段破坏,没有形成4小时一笔,同级别分解下是一个盘整+盘整走势。目前4H中枢已经完美,中枢完美后依然可上可下。所以将可能再次出现离开中枢的趋势背驰预期给到一个日线一买周线三买的机会。所以当前是5月10日开始的日线向下一笔的待完成状态。

操作层面:
1.最后的这段潜在4H级别空头走势个人认为可以放弃,因为一方面这笔从5月10开始的日线级别下跌已经进入尾声,这时候再去做空都是后知后觉。另一方面目前4H层面也处于中阴阶段,4H中枢完美,是可以向上继续去完成4H一笔并升级为日线一笔的。
2.此处也不具备多头合约的机会,因为原因同上,走势同样可以走一段向下的空头陷阱走势。

综上,个人认为目前持有现货并等待日线趋势背驰后介入多头合约比较理想,这个背驰产生的买点的安全性是由日线向上一笔和潜在的周线向上一笔保证的,从安全性角度个人认为这是最稳妥的方案。

本人还是老观点,老朋友可能都比较熟悉,就是预测涨跌没有任何意义,特别在中枢完美阶段,在可上可下的状态下没必要去下一单去赌这个大小。稳定盈利的关键并不在于能不能预测到后面的涨跌,而且在完全可能的走势分类中找到一个操作层面的最优策略。



Comentário:
6月13日,18:00。此处1小时向上走势类型大概率没完成,因为有个潜在1H类二买和15F类二买的共振结构。
Comentário:
6月14日,10:45。凌晨开始的上涨属于近期日线级别方向的选择吗?个人认为暂时不能下这个定论。前一个观点说过1H向上走势类型大概率没结束,那么随着走势突破6月10日16:00高点38460,这个1H向上的走势类型结构就完整了,后面是随时可以结束的。
走势从日线级别层面依然在日线中枢内震荡,看见了所谓的趋势而去追多加杠杆的随时可能付出代价。后续可以关注可能的情况:
(1)突破日线中枢,4H回调形成一个三买预期,此时才是适当建立多头仓位的地方。
(2)在日线中枢内回调不新低,此时应该通过各级别二买的共振去介入。
(3)继续4H新低。新低背驰,果断介入。
Comentário:
6月15日,23:30。好价格是等出来的不是追出来的,情绪依然是交易路上最大的敌人。之前有很多次表达过个人观点,交易无非就是对踏空风险和套牢风险的取舍,那么目前是套牢风险大还是踏空风险大?这两种风险又是什么级别的?这种风险如果加上杠杆又会出现什么变化?
Comentário:
6月16日,21:00。看一下4H内部结构,b和a不背驰,两中枢趋势形成,走势之间没有扩张扩展关系,标准4H趋势向上。
今天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可能会造成小级别波动,如果能够借此消息给到一个趋势背驰的一卖可能是一个空头介入的好位置,大概率是个多头陷阱。至于最终能否加息可能并不重要,一切都会反映到结构中。
Comentário:
6月17日,9:08。4H已延续成笔,内部结构依然是1H下跌,大概率不会再给到4H向上一笔的趋势背驰一卖结构了。
Comentário:
6月17日,11:40。 走势已经出现了一些实质性变化。BTC出现了4H底分型结构,大概率此处1H三买是成立了。6月8日是一个日线底分型结构,日线已成笔,所以走势跌破上一个4H中枢上沿36780之前暂时可以当成日线级别反弹预期去参与。  
1.由于走势可能升级为日线向上一笔了,所以周线一笔特征向量缺口4W7以下可能没有安全的空头机会。
2.现货没有操作空间。
3.合约多头没有没有太大级别的买点,只能通过1H级别买点介入。不具备重仓条件。
走势如跌破上一个4H中枢上沿37680则需重新评估。
Comentário:
6月18日,8:00。走势跌破37680,但是这个跌破是以四小时的级别跌破的。从日线向上一笔的角度,四小时的回调走势内部在1h层面完成下上下就随时可以结束了。
因此此处不宜当成4小时下跌开始,而是更应当视为下跌随时会结束。后续依然是日线向上一笔预期。
Aviso legal

As informações e publicações não devem ser e não constituem conselhos ou recomendações financeiras, de investimento, de negociação ou de qualquer outro tipo, fornecidas ou endossadas pela TradingView. Leia mais em Termos de uso.